服务平台拥有丰富的技术服务经验,一流的仪器设备,先进的检测手段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力求为全球药物研发机构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影响微孔板高通量筛选和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发布日期:2024-07-24

微孔板的选择通常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必须平衡各种因素,如自动化兼容性、成本、可用性和性能。这里我们为您总结了微孔板的重要特性,帮助您快速概览可能影响高通量筛选和高内涵成像质量的因素。

微孔板特性

影响高通量筛选和高内涵成像(HCS)质量的微孔板特性包括颜色、孔形、孔容积、孔密度、孔板材质和表面处理[1]

微孔板颜色

黑色微孔板通常用于荧光应用,而白色微孔板通常支持发光检测,有时还用于增强荧光信号强度。这两种有色板都有助于克服这些技术的关键问题,如背景、自发荧光和孔与孔之间的串扰。

  • 透明用于比色实验

  • 白色用于化学发光信号检测
  • 黑色用于荧光信号检测
  • 黑色框架透明底用于普通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中的细胞可视化以及基于荧光信号的底部读数
  • 白色框架透明底用于基于化学发光的底部读数

孔设计
在高通量筛选应用中,孔型设计也是选择微孔板的关键因素:
孔形状
  • 圆形-最小化反应体积
  • 方形平底-最大化透光面积

孔底部
  • 平底(F底)--为底部读取应用提供最大透光度
  • 圆底(底)--便于溶液的混合、清洗、包被和回收
  • 锥底(底)--最大限度地回收小体积样品
  • 带圆边角的平底(C底)--兼具平底和圆底的特点

微孔板(底部)材质

在高通量和高内涵筛选以及高分辨率和共聚焦显微镜方面的新应用,增加了对带色壁和透明底的微孔板的需求。Greiner Bio-One 的产品组合包括玻璃底或高质量薄膜底的透明底板。

膜底微孔板(µClear®) 将有色框架与透明底部相结合,是涉及底部读数或显微镜的发光和荧光应用的先决条件。由于优化了薄膜厚度,聚苯乙烯的固有自发荧光被降至最低。

环烯烃薄膜底部的微孔板(SCREENSTAR)是为满足高内涵筛选和高分辨率显微镜的特殊要求而优化设计的。190 µm 的环烯烃薄膜底部确保了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也能达到最高分辨率。SCREENSTAR微孔板底部凹陷,可充分利用高倍率油浸或水浸物镜,进入所有微孔板周边孔,包括周边和角落位置。

玻璃底微孔板(CELLview)专为高要求、高分辨率的显微应用而设计。它由环烯烃黑色框架和170 微米薄的硼硅玻璃底部组成,可为体外培养物提供优质图像。其几何形状也针对高分辨率显微镜进行了优化,可在较短的工作距离内成像。圆形和锥形孔的设计减少了半月板效应,以确保细胞分布均匀和成像效果稳定。

  • 透明solid - 用于顶部和底部读数(波长>400 nm 时仅底部读数)。

  • 黑色或白色solid - 用于顶部读数

  • 聚苯乙烯薄膜底(µClear®) - 用于 340 nm以下的显微镜和光谱测量(340-400 nm

  • 环烯烃薄膜底(UV-Star®) - 用于紫外光谱(230-340 nm

  • 环烯烃薄膜底(SCREENSTAR用于高倍显微镜观察

  • 玻璃底(CELLview用于高倍显微镜观察


表面处理

在孔表面,样品和微孔板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表面特性对孔板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包被等多种方法改变表面特性,以满足各种需求。

  • 未经处理表面 -用于均相检测

  • 无结合表面 - 用于敏感的均相检测

  • 中等结合力表面用于免疫测定

  • 高结合力表面 -用于免疫测定

  • 链霉亲和素包被表面用于免疫测定

  • 组织培养(TC)处理--用于一般贴壁细胞培养

  • 悬浮 - 用于非贴壁细胞培养

  • 加强 TC - 用于培养苛刻的细胞系

  • 蛋白质包被(聚(D±L)-赖氨酸(PDLPLL)、ECM包被--用于满足细胞生长和贴壁的特定需要

  • 细胞排斥表面--用于细胞球和类器官的形成

用于生物检测的微孔板

用于生物检测的微孔板应符合以下标准:[2]

  • 在多种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

  • 平整度

  • 与检测试剂的化学和生物兼容性

  • 化学或生物吸附性低

  • 自发荧光少

  • 支持细胞存活、贴壁和生长

  • 支持相关光学检测模式

  • 无溶剂、金属或化学品浸出

HCS 成像仪器光学元件和微孔板规格

HCS 成像设备的光学元件必须与微孔板的规格相匹配。实验需要考虑微孔板规格的各个方面以及物镜的以下关键特性:

  • 放大倍数

  • 数值孔径

  • 工作距离

  • 景深

  • 最小 Z 平面间距

其他考虑因素

  • 光学各向同性--这对于成像检测和涉及偏振光的检测非常重要,因为各向异性的材料会产生光干扰

  • 参考文献

  • [1] Auld DS Ph.D., Coassin PA B.S., Coussens NP Ph.D., et al. Microplate Selection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 in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Quantitative Biology. In: Markossian S, Grossman A, Brimacombe K, et al., eds. Assay Guidance Manual. Bethesda (MD): Eli Lilly & Company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s; June 1, 202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520474/

  • [2] Auld DS Ph.D., Coassin PA B.S., Coussens NP Ph.D., et al. Microplate Selection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 in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nd Quantitative Biology. In: Markossian S, Grossman A, Brimacombe K, et al., eds. Assay Guidance Manual. Bethesda (MD): Eli Lilly & Company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s; June 1, 202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520474/

  • 电话:021-54935173
  • 邮箱:marketing@shengzhaobio.com
  •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罗阳路168号c座305室